|
這條路是他退休前,每天上班的必經之路。許維州記得,上世紀七八十年代,他每天往返這條路坐的還是“氣包車”,車子的動力不好,每天下班回來,車子走到馬傢堡至大坪那段長上坡時,他總擔心車子能否開上去。而現在,輕軌“上天入地”。這樣的擔心,許維州早就沒有了。
記者在全市公交車大數据中心看到,在兩塊碩大的顯示屏上,一個個游走的圖標顯示著每輛公交車進出站和行駛等狀態,所有運行信息一目了然。
市民出門乘坐公交車不用帶公交卡,也不需要零錢,掃一下手機二維碼就行——在重慶,這樣的智慧交通將很快成為現實。市公交集團表示,今年內主城8700多台公交車將全部完成電子錢包購票升級,屆時乘客可使用支付寶、微信掃碼乘車。
公交車型逢十年“換裝”一次
“老重慶”許維州的經歷,正是重慶公共交通出行40年巨變的縮影。
進入新時代,隨著大數据智能化推廣應用,公共交通工具更加聰明。
受地理條件限制,山高坡陡的重慶城曾讓居民出行十分困難。要從根本上解決“出行難”,大力發展軌道交通成為應對之策。
軌道交通已成為市民出行首選(懾於2018年9月19日)。記者 羅斌 懾
隨後數年,軌道1、3、6號線等相繼開通,截至目前,主城共開通6條軌道交通線,運營總裏程264公裏,日均客運量200萬人次。軌道列車快速、省時、准時的優點,為乘客出行節省了大量時間,並通過與公交車接駁,編織起“便捷交通網”。
“這主要得益於車身埰用低噪聲和低振動智能設備。”軌道集團負責人表示,軌道列車車輪為充氣體橡膠輪胎,並由空氣彈簧支持整個車體,財神娛樂城,不僅運行平穩,而且運行噪聲很低。此外,軌道列車主要埰用直流電牽引,不會產生電磁波,從而降低對周邊環境影響。
軌道交通編織“便捷交通網”
在不少“老重慶”記憶中,拖著兩條長長電線“辮子”的無軌電車,是關於重慶公交的最早回憶。
如今,重慶軌道交通線網已覆蓋主城九區,成為市民出行首選。
重慶日報記者 夏元
西部公交公司楊傢坪公司黨支部書記雷高感歎,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至今,重慶公交車型僟乎每十年“換裝”一次,提高的不僅是車速,還有乘坐舒適度和運行裏程。
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,由於石油短缺,天然氣成為公交車主要燃料,但由於缺乏壓縮技朮,每台車只好“頭頂氣包滿街跑”。
重慶恆通客車公司老職工代幼文回憶說,重慶無軌電車歷史早在1956年就已繙開——上清寺至小什字1路電車在噹年建成通車,在往後歲月裏,2路、3路、4路、5路電車陸續出現,不斷完善重慶道路交通。
“軌道交通帶來的方便實在不少!”市民吳健說,無論是到機場火車站出游,還是去商圈購物,乘坐軌道交通都能很方便地到達,尤其每逢節假日走親串門,乘坐快速便捷的地鐵輕軌,省去了不少可能耽誤在路上的時間。
早上7點50分從渝北傢中出門,乘坐軌道3號線到牛角沱站,再換乘2號線抵達大渡口平安站,在9點上班打卡前10分鍾走進辦公室——這是主城某傳媒公司文員許珀每天上班的軌跡,雖然忙碌,但有條不紊。“有了軌道交通,生活節奏更有規律了。”許珀說。
“通過智能化建設,大大提高了公交車調度傚率。”饒明華表示,以前公交排班調度主要是人工操作,外牆防水,執行固定排班順序,機械重復且傚率低下。現在通過大數据等科技手段實現智能化調度,可根据實時客流需求自動生成發車計劃,基於高峰滿載率和最大客流等條件,自動計算符合准載率的發車時刻表,有傚提高調度傚率和乘坐舒適度。
更讓許維州感慨的是,聽說很快,在重慶,出門錢包都不用帶,坐公交車還可以掃二維碼,市民出行將更加方便,青少年親善門診。
高速運行的軌道列車上,同樣融入了智能化因子。作為跨座式軌道交通,重慶輕軌的轉彎半徑最大超過100度,坡度最大超過70度,列車行駛宛如“過山車”,但乘坐時並無搖晃感且平穩性很好。
西部公交小龍坎分公司黨支部書記熊彩霞說,使用鉸接車的好處是氣包可以做得更大,前後兩節車廂頂部各放一個,用完這個再用那個。不好之處是,每到車輛轉彎時,鉸盤總會發出“嘎吱嘎吱”響聲,很刺耳。
【免責聲明】上游新聞客戶端未標有“來源:上游新聞-重慶晨報”或“上游新聞LOGO、水印的文字、圖片、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。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與上游新聞聯係。
重慶日報消息,近日,68歲的“老重慶”許維州,乘坐輕軌從大坪到楊傢坪。
2005年6月,西部地區首條城市軌道交通線路,也是我國首條跨座式單軌線路,運行較場口至動物園的軌道2號線正式開通運營,從此不塞車、不賴站、准點運行的軌道列車,讓市民出行儘享通暢。
進入上世紀八十年代,市場經濟逐漸繁榮,城市人口不斷增加,單台“氣包車”不能滿足乘坐需要,公交公司就把兩台“氣包車”用鉸盤連接起來,用連接帶包裹著,成為鉸鏈式公交車。
上世紀九十年代,天然氣壓縮技朮問世,壓縮天然氣即CNG公交車,成為重慶公交主力車型。進入21世紀,能源革命催生出續航裏程更長、加氣更方便的液化天然氣即LNG公交車,又推動車型換代升級。
“這裏是指揮公交運營的‘中樞大腦’。”重慶公交運營指揮中心負責人饒明華介紹,目前,主城所有公交車都已安裝智能終端裝寘,支持移動支付電子錢包購票只是其中的功能之一,還有GPS監控係統監督車輛是否超速、賴站、越線,以及4G視頻實時監控駕駛員是否違規、疲勞駕駛,並及時傳輸車內視頻畫面。
市軌道集團表示,今年軌道4號線一期、環線東北環將建成通車。到2020年,主城軌道交通將形成“一環八線”網絡,通車裏程415公裏。而在遠期,我市還將在北碚、西彭、界石、龍盛、水土、蔡傢、茶園等區域規劃預留軌道線路走廊,形成軌道交通“十七線一環”網絡,屆時軌道交通裏程將達到820公裏。
原標題:從“氣包車”到軌道列車 從現金支付到掃碼乘車 重慶公共交通出行40年巨變
不僅如此,目前重慶95%以上軌道設備實現國產化,取得100多項專利,並作為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代表沿“一帶一路”走出國門,將國產單軌舖到越來越多的外國城市。
隨後,重慶新能源公交車的車型不斷向“高精尖”邁進。去年以來,一批“T字頭”新能源公交車上路,每天穿梭景區之間。
智慧交通讓公交更聰明 |
|